文章转载自首都图书馆公众号
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驰骋着世界领先的“钢铁巨龙”!我们的铁路工程师就像神奇的“大地魔法师”,让高铁穿越皑皑雪山,飞跨浩瀚大海,在高岩温、岩爆地段和热带海岛驰骋!
暑假来了,小朋友们,快系好安全带,和我们一起开启这场超级铁路探险之旅!你将化身小小铁道工程师,揭开这些“中国巨龙”的科技密码,见证一个又一个工程奇迹。
这不仅是一场科技探险,也是一趟风光之旅。让我们一同感受中国速度的震撼力量,和中国的壮美山河!
01
展开剩余90%探秘钢铁巨龙
从“人”到“大”,见证综合国力跃升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最熟悉的铁路之一。它出现在小学语文的课本中,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主持修建这条铁路的詹天佑在修建过程中开创性的“人字形”设计。
八达岭坡度极大,如何使列车通过这一段是京张铁路的关键。詹天佑经过反复勘察,顺着山势巧妙设计了“人”字形铁路。列车开到半山腰时,先拐向青龙桥站,然后车尾变成车头,继续爬坡。这样既提升了列车的高度,又将原计划施工的八达岭隧道长度几乎减少了一半,从而大大缩短了工期,节约了经费。
随着新八达岭隧道的开通,百年前需要78分钟才能翻越的“人”字形线路,现在只要几分钟就可以通过了。
京张铁路和京张高铁在这里交汇,形成了一个“大”字。
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2019年,京张高铁通车。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首条350公里时速的智能高铁,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
雪域天路,挑战人类工程天花板
从拉萨到林芝,世界屋脊之上沟壑纵横,景色壮美,拉林铁路工程建设面临复杂的地质地貌也是世所罕见。
相当于4.6级地震的强烈岩爆、最高达89.3摄氏度的高岩温、一捏就烂的软岩地层、高原雪域极端气候……中国工程师们逐一攻克,创造了奇迹!
在岩石质地不均匀的情况下,热量无法均匀传导,就会形成高岩温。桑珠岭隧道全长16449米,岩温最高达89.9摄氏度,这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隧道内气温长期超过40摄氏度,极易高温缺氧。为了保证施工人员安全,他们每两个小时就要到降温休息室轮休和吸氧。
与桑珠岭隧道一桥之隔的巴玉隧道则是另一种棘手的状况——岩爆。岩爆是指在开挖隧道时,岩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在施工过程中会突然猛烈释放,导致岩石爆裂并向外弹射。你可以想象一下岩石像炮弹一样飞溅的场景!而巴玉隧道全长13073米,隧道94%位于岩爆区。
02
热带海岛铁路的
“生存秘笈”与过海妙招
在“高温高湿高盐雾,强雨强风强雷暴”的海南岛,高铁必须有一套特别的“防身术”!
“防腐蚀”特技:
海水对混凝土和大多数金属有很强的腐蚀性,海南环岛高铁的每个轨道扣件都采用了镀锌和渗锌的防腐措施,接近入海口的桥梁也使用的特别配方的混凝土。
“防台风”功夫:
供电接触网采用防台风手段;高铁站的雨棚按照抵御18级台风的标准来设计。
“防雷暴”魔法:
高铁全线做了防雷击技术处理,同时沿线设置了地震报警系统。
不过……问题来了,你有没有想过,海南省与广东省隔着琼州海峡相望,火车是怎么跨越茫茫大海,到达海南岛的呢?
跨海大桥?
海底隧道?
下火车坐船过海?
由于琼州海峡海底地质情况复杂,建设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的方案还在论证中,目前火车是通过火车轮渡跨越海峡的。
是什么样的呢?
粤海铁路轮渡
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让诗和远方触手可及。从冰雪世界,到热带海滨;从浪漫花海,到雪山脚下,让我们化身小小旅行家,一起乘坐钢铁巨龙,探寻最美的中国!
看长城与铁路携手
看北国风光、万里雪飘
吹海风、看落日
顺便椰林追个火箭,体验一飞冲天的震撼
吹拂雪域高原的清风
感受雪山与桃花同框的浪漫
俯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雄伟……
中国高铁正以每秒97米的速度,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书写着现代文明的奇迹。你是否还想了解关于高铁的更多知识呢?
本周日14:00,欢迎来到成长课堂,跟随左什老师,一起化身小小旅行家和铁道工程师,坐高铁探寻美丽中国,探寻“钢铁巨龙”的超级秘密。这个假期,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坐高铁出发吧!
活动信息
主题
成长课堂——坐高铁探寻最美中国
时间
2025年7月6日(周日)14:00
地点
首图A座报告厅(入口:A座外部东侧玻璃门)
嘉宾
左什,中国铁道博物馆馆员,北京市十佳科普使者,长期从事博物馆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
线下参与方式
1)招募对象:6-12岁少年儿童及家长;每组家庭持1张票入场(每张票仅限1大1小,儿童必须由1名家长陪同)。
发布于:北京市启泰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